游客发表

我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在全省年度调研和部刊供稿中连获表彰

发帖时间:2025-04-05 13:34:58

1990年,前苏联垮台,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到2007年为止,这两组国家的总储蓄盈余已达世界总产出的2%左右。不可避免地,其中有很大部分(可能接近三分之二)是美元,这使美元得以保持坚挺,并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提供了资金。

我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在全省年度调研和部刊供稿中连获表彰

这10个国家的贸易盈余至少相当于它们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8%,合其总储蓄额之和的约四分之一。——赫伯特·斯坦(Herbert Stein),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最后的索赔人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其运作机制是相同的。译者/红岭) 进入专题: 华尔街风暴然而,结果比理由更加重要。

为了找出相似之处——同时有助于思考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20世纪70年代末的情景。债务激增的美国家庭通过动用他们的住房储蓄罐,进行着前所未见的疯狂支出。那是七十年代时,香港的财政司郭伯伟与美国的经济大师佛利民,曾经不约而同地对我说,如果政府完全不公布任何经济数字,对社会可能较好。

某些有成就的大厂,见这些政策替他们淘汰了半生不死的「山寨」小厂,不是拍手就是偷笑。这风暴起自一个月前,但中国的工业困境是八个月前开始明确,逐步恶化。开放改革以还,经济统计有了革命性的改进,可惜这些统计历来麻烦兼头痛。其一是人民币处理失误,其二是新劳动合同法。

我呢?认为保零也不易。没有理由质疑中国今天从事统计的本领,但可以指出与其它先进之邦相比,统计上中国在几方面有特别的困难。

我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在全省年度调研和部刊供稿中连获表彰

大陆的厂家也一般这样看。这位朋友说,美国不断地向他招手,邀请他到那里去设厂,提供很多方便、补贴等等。到处都是问题,世界本来复杂,今天看是大乱了。北京的朋友千万不要以复杂的政策来处理复杂之乱。

这不对:维护大厂、牺牲小厂,跟中国文化的伦理不合,跟我知道的可能早就失传的经济学也合不来。提到这些,因为多年来我老是觉得中国的经济数据有一处我不能理解:我可能错,但当局发表的数字,与个人现实观察的情况比对,通常是前者迟了一段日子这次也一样,美国会是最后的赢家。危机发生到今天,有两个细节应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是美国政府在国会通过了救市方案后,迟迟没有实际和快速地使用救市方案批准的国债额度,而是任由股票、期货价格大幅波动和下跌。

这种情况下还允许卖空,这只能说明美国依然还在以老大的姿态极力想维系原有的美元秩序,试图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完成流动性扩张和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场暴跌后,再选择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预期导致各国为了保护各自的国际贸易利益就必须跟随扩大流动性,结果是在美国法案延缓执行的行动中,刺激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针对美元流动性扩张预期而提前实施其流动性对冲政策。

我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在全省年度调研和部刊供稿中连获表彰

从催促国会通过救市方案的急迫性与救市方案通过后行动的迟缓性之间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的结果是有效带动了全球资本和商品市场的百年动荡,和全球主要国家先于美元流动性扩张的巨幅扩张(如英国6970亿美元、德国5000亿欧元、法国3600亿欧元、奥地利850亿欧元、韩国24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等),如此倒过来可以为美元扩张制造有效的战略空间,使美元在保持强势或弱势之间做到游刃有余。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宏观经济操控手法的娴熟和老到。

要知道资本的根本属性是逐利,这是其他国家在考虑应对本次危机时,不能忘记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因此,客观上美国在不作任何努力和宏观经济状况改变甚至恶化的条件下,使美元币值得以获得升值的数量基础,暂时维持了美元的国际信用和强势地位。但必须注意,21世纪的世界与过往不同,很难避开军事、科技仅仅因经济原因而直接促成一个帝国的快速崩溃。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居然还解除放空禁令,导致10月9日股指进一步断崖式大跌。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72%,占全球贸易结算的58%。而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日本、英国、瑞士的过激和超前反应反而将美国金融危机国际化,使美国获得了对欧洲、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相对比较优势。

采用一个即将执行而尚未实施的法案预期,通过国际间的宏观货币政策相对差,从而不费一枪一弹就已达到了美国救市中的暂时稳定市场的目的。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进入专题: 华尔街风暴 。

美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度,其金融实力远远超过它的生产能力,其GDP占全球的比重为35%,而美国资本市场市值占全球资本市场的54%。1929年解救大股灾危机时,是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执政,首先开始的就是针对集合基金卖空交易大规模进行调查。

当前,美国正在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崩盘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信用被无节制地甚至可以说是恶意地放大,信用危机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是信心崩溃,市场会走到一个非常不理性的程度。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在股票和商品市场暴跌的条件下,也没有再出现比之前更加激烈的破产和合并,相对于惊恐万分的欧洲,美国资产和国债反而显得比欧元资产要稳定可靠。

相信这次美国依然会走出危机,因为这是一个特别善于在危机中发财的国家,正如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快速导致了美国的强大。但是,在这种大幅下跌和向上恢复上涨之间,美国政府已经能足够成功地将7000亿美元救市国债向国际社会发售,从而获得恢复美国金融经济秩序所需要的流动性。美元的近期强势打击了石油价格,提升了美元价值,相对优势使它初步恢复了美元的信用地位。而美国政府的救市,只不过是想制造美元流动性即将扩大的预期罢了。

只要美元继续维持强势就可能让美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债融资来进一步救市,而一旦发债成功,美元的强势地位则很可能出现逆转,无论商品期货还是股市、美元汇率、利率政策等都会客观上出现一定幅度的逆转,国际金融市场仍然无法稳定。其中发财的一个秘诀是:华尔街虚拟资本泡沫破裂,实物资产留在了美国。

二是五大投行全军覆没、道指一周就跌了约22%,道琼斯指数建立112年来,无论从下跌的相对数还是下跌的绝对值都是前所未有的。截至目前,从各国的表现看,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政府的应对还是理智的。

美国如何实现发行的新国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而获得认购,是未来几个月美国政府第二步策略成败的关键。实际上,我们从来就不认为美国金融体系缺少流动性,金融机构之间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不信任,可以理解为危机期间对风险的防范或恶意的故意行为。

这一策略的落脚点在于向国际社会发债,发不出去怎么办?发出去后又如何行动?或许这应是我们进一步密切跟踪美国金融危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它带来商品市场投机资金的出逃,而为美国经济获得了恢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低通货膨胀环境。尽管代价是美国出口会受到一定制约,但是,综合比较利益看还是值得的,它为美国的后续政策和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显然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撼动其霸主地位。

目前已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步,即在国会救市法案通过后,并不像法案通过前急不可耐那样,去快速实施法案授予的国债发行权以救助美国金融机构,而只是制造美元流动性将扩大的预期。至于到石油价格和股市出现上涨、美元汇率下跌和通胀因素再度提升时,美国已经有了足够的流动性进行新的应对行动

美国如何实现发行的新国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而获得认购,是未来几个月美国政府第二步策略成败的关键。目前已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步,即在国会救市法案通过后,并不像法案通过前急不可耐那样,去快速实施法案授予的国债发行权以救助美国金融机构,而只是制造美元流动性将扩大的预期。

相信这次美国依然会走出危机,因为这是一个特别善于在危机中发财的国家,正如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快速导致了美国的强大。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宏观经济操控手法的娴熟和老到。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